导航
首页>>行业方案>>医疗卫生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消化内镜消毒进展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消化内镜消毒进展 发布时间:2017-04-20 01:57:15 访问量:592

  消化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需要进行消化内镜操作的病人多, 而医疗资源有限, 目前国内多采用同一根内镜重复检查。由于操作过程中内镜密切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和组织等, 若不进行严格消毒, 较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 因此选择高效、安全和快速的内镜消毒方法日益被人们关注, 电解酸性水消毒法应运而生, 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较普遍应用的内镜消毒新方法。

  1、消化内镜消毒现状

  随着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日益普及, 内镜的有效消毒显得越加重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原则, 消化内镜属于“需消毒的内镜”, 即进入人体被覆完整黏膜屏障的“强盗”内镜, 使用时需进行高效消毒,即杀灭一切致病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和致病性芽孢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孢也要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美国消化内镜协会统计, 1988年、1992年消化内镜受检者0.14 亿人, 感染率约为1ö180万人次, 胆道检查者感染率约为1100% 。近年来有关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可能经内镜传播, 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和社会媒体关注的问题。一些国际消化内镜协会发表的关于消化内镜消毒问题的白皮书表明, 标准的内镜清洗过程,即可清除内镜上的常规污染细菌, 但对结核杆菌、芽孢杆菌、病毒等微生物不能够彻底清除。国内尚缺乏有关内镜检查后引起交叉感染的较全面的报道。但内镜消毒不严问题还是应当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单位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以应用2% 戊二醛及含氯消毒剂为多, 戊二醛消毒效果是国际上公认的, 认为只要注意消毒剂浓度和消毒时间, 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但作为病人之间的消毒需浸泡20~45min, 消毒时间长, 且浸泡后需大量无菌水冲洗, 费时费力, 成本也较高。且常因消毒操作不规范, 或选用了低杀菌力的消毒剂, 或消毒剂应用时间长, 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影响消毒效果。化学消毒剂本身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对人体器官有刺激性,对内镜及附件有一定的损害、腐蚀作用, 废水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2、酸性氧化电位水及其消化内镜消毒

  2.1 概念及制备

  酸性氧化电位水(简称EOW), 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RP), 低pH值, 含低浓度活性氯、活性氧和次氯酸的水, 具有较强的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将5g氯化钠入10L普通自来水中, 制成0105%氯化钠溶液, 流经含氟树脂系的阳离子交换膜的电解槽时通过铂钛合金电极生成酸性电解水, 在阳极处的电解水pH值在215±0120以下, 氧化还原电位达(1120±70)mV以上, 生成的杀菌物质包括氯气, 次氯酸和臭氧等, 其中游离剩余氯浓度为(5±2)ppm 。

  2.2 杀菌机制

  目前已知适合细菌、病毒和真菌生存的pH 值在4~9, 氧化还原电位在-400mV~+ 900mV 之间, 在此范围以外,病原菌很难生存与繁殖。酸性电解水的特定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破坏了病原菌的正常生存环境、改变了菌胞膜的电位差, 使其通透性增加, 代谢酶和核酸被破坏而死亡。另外, 电解产生的活性氧、活性氯、次氯酸都有杀菌作用。因此可快速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胞繁殖体、病毒、真菌等)。EOW的消毒灭菌作用主要是以高氧化还原电位为主, 以次氯酸、pH 值、活性氧、活性氯为辅的综合效果。其广谱、迅速、强力、安全的消毒作用, 是其他化学杀菌消毒药难以比拟的。